手机版

保康县尧治河村党委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主要事迹

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党委先进事迹

  尧治河村地处保康、房县、神农架林区交界处,是个“一脚踏三县”的高寒、边远山区,平均海拔1650米,全村有630人,村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共有171名党员。近年来,该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五好”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全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实现了全面发展。2011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2亿元,村级固定资产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632万元,成为全县首富村,跻身全省500强。村党委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五好”村党组织、全省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村级党组织“十面红旗”、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十大旅游名村、湖北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突出第一要务,艰苦奋斗创大业

  艰苦激发斗志,创业改变命运。尧治河村党委一班人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向恶劣的生存环境挑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外援的情况下,凭着愚公移山的毅力和精神,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实现了跨越发展的原始积累。站在新的起点上,村党委审势度势,依托资源优势,加速开放开发,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了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一是实施矿化强村战略。在巩固提高村内和周边矿产企业的基础上,采取买断、收购、联合等方式,先后取得了多处异地采矿权,收购了房县天元、襄樊乾泰等多家公司,磷矿石储量增加1.5亿多吨,延长开采年限80年。与新希望集团强强联合,注册1亿元资金,成立了湖北尧治河新希望矿业磷化有限公司,为保康磷化工快速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二是实施旅游活村战略。充分利用尧治河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坚持打农家牌,走特色路,大力开发原始森林自然观光、珍稀动植物观赏、地下宫殿探访等旅游项目,投资近1亿元先后收购并开发了房县野人洞、野人谷两个旅游景点、兴建了两个星级宾馆,已建成具有深厚地域特色、浓郁农家风味的旅游热线。实现了与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等旅游线路的对接。三是实施生态兴村战略。按照“村在园中、厂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目标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实现了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化,建筑设施景观化,村庄建设园林化。扎实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水土治理、动植物保护、矿区生态恢复、地下矿洞维护等六大工程,形成了“山顶青松戴帽、山腰鲜花妖娆、山脚绿水环绕”的立体生态环境。四是实施水电稳村战略。收购了原县属5座水电站,使全村水电站总数达到10座,装机量达1.2亿千瓦,年创产值3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截止目前,全村村办企业达到22家,形成了矿化、水电、旅游、服务等主导产业,使全村经济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的跨越发展之路。

  突出“五好”创建,持之以恒树品牌

  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提升人气的最强大动力、最有效手段和最重要途径,狠抓“五好”创建,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不断创建党建工作品牌和亮点。一是抓班子强能力。村党委一班人坚持率先垂范,深入开展“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公开承诺活动,很好地践行了创业之初喊出的“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的铮铮誓言。在班子的带领下,全村广大党员通过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办法,切实发挥作用,形成了“兴办产业是主力、监督管理当骨干、公益活动带头干、困难帮扶结队担”的生动局面。二是抓人才强内力。建成了鄂西北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依托基地,将专家教授请进来,培训各类人才,先后组织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600余人次。组织人才外出培训,先后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新希望集团、兴发集团等名企及沿海发达地区接受培训,受训人员达1500多人次。同时,拓展视野,放眼村外,坚持用市场的办法,以高薪吸引各类人才。全村共引进各类人才65人,其中大学学历52人,硕士1人;专业技术人才38人。三是抓机制强活力。建立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对事关全局的问题更广泛的协商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事项请专家论证评估,对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情实行“三会治事”和公示听证,实现了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督办落实机制,实行一把手问责、岗位责任和过错追究制;建立“双带”机制,采取“党员结对扶、先富帮后富、能人帮哑唬”,实现了共同富裕;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实行“工资+奖金+红利”的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实行养老保险和生活补贴,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

  突出以人为本,群策群力促和谐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党委紧紧依靠全村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一是加强道德建设。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把村福利院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新进员工、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都要到福利院接受为期两个月的锻炼。建起图书室、党员教育中心户、村民文体活动广场,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村民情操,从而引导形成了健康、向上、文明的新风尚。二是关注民生。关心教育,建起了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学生吃住学全部免费,对考上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给予400—6000元不等的奖励。关爱弱势群体,建起襄樊市第一家村级福利院,把全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并把弱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集福利、服务、扶贫为一体的“三福公司”,村里的公益性建设都由他们完成、村里按月发给工资。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启动村民养老保险办法,建立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广大村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是维护稳定。按照“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平安组”、“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实现了“八无”目标,即无群众负担、无刑事案件、无计划外生育、无群众上访、无失学儿童、无封建迷信、无非法传教、无“黄赌毒”。四是改善环境。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修了83公里路,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硬化,全村全部实现了户户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信号、通宽带、通电话等“六通”,实现了与外部世界高效快捷连通,成为“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村”。实施农户整体搬迁,村级出资、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形成了“一户一院、一院一景、一景一特”的亮丽风景。

已有Loading人致敬

表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