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平阳村党总支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

主要事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平阳村党总支先进事迹

  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平阳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总面积6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人口2750人,党员97名,耕地面积3045亩。一直以来,平阳村以种植花生、木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由于土地分散、村民致富无路。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平阳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心骨作用,以“产业引领当先锋,富民强村筑堡垒”活动主题,以“壮大特色产业树品牌,打造北海现代农业示范村”为载体,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以花卉种植和发展大棚农业等为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组织强村、产业兴村的路子。

  调整优化组织设置

  “要想富、靠支部”,这是创先争优活动中平阳村老百姓最深刻的体会。平阳村党总支部下属花卉党支部是其中一个例子。前几年,平阳村党员林贵等几户农民抓住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花卉的机遇,带头搞苗木种植,产值比较可观,但全村花卉种植规模不大,原因是种植户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村党总支部敏锐看到花卉种植的前景,也深刻意识到花卉种植推广存在组织难问题,便想方设法把种植花卉的5名党员组织起来,成立花卉党支部。花卉党支部的建立,使原先各自为战的种植户有了主心骨,遇到技术难题一起攻克,碰上资金困难共同解决,很快推进花卉规模种植。起初,平阳村花卉种植零零星星,不足300亩,短短的几年间,平阳村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亩,产值3000多万元。有了在花卉产业上建立党组织的经验,平阳村党总支部又探索建立平阳村果蔬产业党支部,大力推广大棚农业种植,在大棚种植大户、果蔬产业党支部书记冯辉友的带动下,全村大棚农业种植350亩,主要以种植哈密瓜为主,每亩大棚年纯利润达3500元以上。目前,平阳村党总支部已成立花卉党支部、果蔬产业党支部和养殖产业党支部。产业链党组织的建立,带领平阳村从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变为以花卉种植、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为主的“一村多品”发展新格局,全村农民年纯收入9100元,平阳村成为周边群众羡慕的“广西花卉第一村”,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广西十大特色农业(出口花卉)示范村、自治区党员电教科技示范村、北海市农村党员大培训五佳村。村党总支部先后被评为北海市“五个好”村党组织、北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搭建平台,让党员作用更大

  “一人富裕不算富、全村富裕才是真的富”,这是平阳村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共识。致富带头人、村党总支书记林贵率先垂范,带头承诺“以壮大花卉产业为林、以带领群众致富为贵”,践行他作为一个党组织带头人对党员和群众的承诺。村里的党员李点强是林贵联心帮扶的一个对象。李点强原来家里穷得叮当响,邻里的姑娘一看他家里的寒酸样,没有一个瞧得上他。林贵坚信只有用心帮扶,就可以改变一个党员家庭的命运,不断从资金和技术上给李点强提供帮助。现在李点强花场面积60多亩,年收入20多万元,富裕了的党员李点强还带动5户村民种植花卉。除了李点强外,林贵还联心帮扶30户党员群众种植花卉,带动200多农户种植花卉致富。果蔬产业党支部书记冯辉友,联心帮扶20多户,为党员群众种植大棚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党员群众发展大棚300多亩;村党总支副书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吴志彩联心帮扶10户党员群众种植苗木,全村形成了“一帮一”、“一帮几”的结对帮扶链条。目前,全村党员致富能手就有78人,占全部党员的80.4%,除了那些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100%的党员都成了致富能手、带富帮手,党员“联心帮扶”成为了平阳村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公开承诺的一个品牌——“先富帮后富、联心帮扶共致富”。2011年,林贵、冯辉友、吴志彩等3名党员分别被评为北海市五星级、四星级和三星级党员,全村有20名党员被评为镇一级星级党员。

  拓展服务群众渠道

  2012年,平阳村创先争优再创佳绩,引进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北海新中盛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落户村里,公司采取“配送中心+合作社+农户+科技”的模式生产,将带动周边群众400多户发展特色果蔬产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平阳村不仅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取骄人成绩,新农村建设也是如火如荼。村党总支部依托城郊结合部地缘优势,积极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建设店塘村“花香人家”新农村,争取资金500多万元对店塘村、沟边村、老旧场村进行风貌改造,完成了三个村156户房屋的立面改造、4公里多硬底化道路、污水排放处理、篮球场、卫生室、电教室等项目工程的建设,极大改善了3个村的村容村貌。村党总支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村里贫困的家庭,争取资金对9户困难家庭完成危房改造。在2011年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带头捐款为群众修路,发动党员捐款19800元。这几年,村党总支对群众的困难有求必应,解决了一批贫困家庭小孩上学难、老人就医难的问题,得到党员群众的充分信任。201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一名年已86岁高龄的老党员坚持到会参加换届选举,以自己的行动支持村党组织的工作。

已有Loading人致敬

表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