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重庆大学党委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

主要事迹

重庆大学党委先进事迹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在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进程中,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根本,立足内涵发展,切实加强新时期学校党的建设,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抓班子,把方向,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三重一大”原则,健全校级议事决策体系。坚持校领导定期调研制度和接待日制度,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畅通学校领导班子与广大教职工交流渠道。领导带头长期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实际推进建立惩防体系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大力提高领导班子谋划发展、科学管理、依法办学、改革创新的能力。党委一班人认识合一,工作合拍,行为合规,成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完善二级领导班子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不断扩大党内民主,深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为全校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抓队伍,强素质,夯实人才组织基础

  全面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以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监督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不断拓展干部选拔任用视野;大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面向海内外先后成功招聘7名高层次人才担任学院“一把手”;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增强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拓展国内外培训渠道,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完善实绩考核、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逐步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勤奋干事的干部队伍。

  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努力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新途径。以“985工程”国家级科研平台和研究团队为依托,组建了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985”教师党支部,有力地促进了我校“985工程”各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广泛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有困难找党员”、“党员形象工程”、“党员监督岗”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目前本科生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全校研究生党支部中90%以上按专业设置,年均发展学生党员3000余名。

  创先进,争优秀,增强师生发展动力

  校党委结合实际围绕主题,明确载体,以“一讲二评三公示”为抓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校38个二级党组织、569个党支部均按任务承诺上网上墙,包括校级党员干部在内的全体党员均按岗定责、依责写出书面承诺并公示,定期结合实际考核。29名校党委委员分片联系38个二级党组织,采取调研座谈、专项督办、现场办公等方式,深入教学楼、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等一线,实地指导、点评和督查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各党支部充分利用每月两次组织生活会时间,广泛开展自我评价和党内评议,累计评选出“德教双馨标兵”、“求真创新标兵”216个。在活动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工程”,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全面推行“开门评教”,民主评议结果与评先选优、职称晋升等挂钩。学校涌现出以全国优秀教师刘庆、全国教学名师何玉林、张兴国、孙才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师德师风建设带头人,在党员和师生中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氛围。

  抓改革,谋突破,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质量工程成效显著。2005年以“优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新增了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计划。我校研究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均达到96%以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达到93%以上。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新增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的高层次人才,教师队伍中院士及“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层面的高层次人才近60人,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2010年,学校新引进博士及以上各层次人才101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28人,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选5人,学校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三是强化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突破性发展,获得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数由4个增加到17个。2010年学校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增加到22个,博士授权二级学科达到105个,较之“十五”末期分别增长了37.5%和75%。四是科研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学校“985工程”二期建设投入产出比居同类高校前列,新一轮“985工程”建设起步顺利。“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基地建设达到6个;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实现零突破;新增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发明专利获权和高水平学术论文数(SCIE、EI、SSCI检索)年均增长率30%以上。2010年科研经费6.52亿元,是“十五”末年的2.33倍。五是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优势,全面结合,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与重庆两个保税区、两个科技园区以及各区县的工业示范区的科技创新合作,与重庆主要支柱产业及企业集团产学研结合。近十年来为重庆培养了各类人才近10万名,为重庆的崛起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学校党委2009年被重庆市委授予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已有Loading人致敬

表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