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驻日本使馆党委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主要事迹

驻日本使馆党委先进事迹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史所罕见,地震、海啸、核事故接踵而至,重灾区3万多中国公民的安危牵动着13亿同胞的心。在空前的严峻挑战面前,驻日本使馆党委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先,将灾害应急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全力保障了我灾区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奏响了一曲危难时刻不辱使命的感人乐章。驻日使馆党委在非常时期、非常状态下的不平凡作为,是使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使馆全体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定海神针”。作为从事对日工作的一线领导班子,驻日使馆党委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使命与责任,深刻认识面临的复杂挑战与考验,坚持以“政治家办外交”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班子的领导能力,为完成重大外交任务、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震发生后,驻日使馆党委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集中办公、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工作机制,成立“应急指挥中心”,设立综合情报、信息发布、咨询救助和协调保障四个小组,拉响了抗震救灾的集结号。面对抗震救灾的复杂系统工程,馆党委团结一心,领导有力,全方位收集信息,准确研判、科学决策,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忙而不乱,成为全馆同志的“主心骨”。馆党委时刻注意统筹内外两个大局,以维护我公民生命安全为重点,同时兼顾对日工作,本着分清轻重缓急的原则,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作出周密、稳妥的谋划和部署。程永华大使处变不惊,沉着指挥,既注意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同时在关键时候敢于拍板,勇于担当。馆党委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积极参与各项应急工作,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程大使先后5次深入到重灾区,其他班子成员分别带头坚守战斗一线或深入重灾区、核辐射区,带领使馆全体同志日复一日不眠不休地工作,为灾区同胞带去党中央和祖国的问候,有条不紊地组织他们撤离,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支不辱使命的队伍

  党的事业,关键在人。驻日使馆136名馆员中,中共党员129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顺利完成使馆各项任务至关重要。驻日使馆党委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对日外交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党员同志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

  在日本“3·11”地震、海啸、核事故这一空前灾难面前,面对从未经历的艰险、复杂局面,驻日使馆党员同志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坚持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牢记使命、顽强奋战,展现出当代外交人员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使命、奉献”的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

  在灾区陷入停水、停电、停气、交通通讯全面瘫痪等公共危机状态,空气、水源、农产品等面临严重核污染,我灾区3万多中国同胞音讯全无、生死未卜的紧急关头,馆党委当机立断,决定把队伍扎到灾区去,派到受灾同胞身边去。使馆的同志们立刻行动起来,排除万难、通力合作,与时间赛跑、与环境抗争,不惧安危、舍生忘死,全身心投入到震灾应对工作中。

  有的同志临危受命,舍小家为大家,在余震不断、海啸警报尚未解除、通讯中断、道路被毁、核辐射威胁严重的情况下,星夜兼程、长途跋涉,第一时间抵达受灾最重的仙台等地,辗转奔走于避难所、大学、研修生工厂等,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我公民人身安全、生活处境以及心理情绪方面的第一手信息,为我做出撤离重灾区公民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并在交通运力奇缺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组织大量大客车,在风雪中有条不紊地安排我同胞撤离。

  有的同志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穿越受核辐射污染的福岛县,奔赴海啸冲击最为严重的宫城县,以“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在更广阔地区、以更大力度寻找我受灾公民。他们克服重灾区食品、饮用水和汽油严重短缺的困难,忍严寒风餐露宿,战疲倦昼夜兼程,顽强拼搏,不辱使命。

  有的同志奋不顾身,主动请缨,深入灾区为我国际救援队运送食品补给和防化服。他们经受暴风雪肆虐、车辆严重受损等考验,及时将补给物资送达救援队。还有的同志毅然承担救援队联络员的重任,忍受当地极为简陋恶劣的生活条件,饿了野战食品充饥,困了野外扎营,每天早上带着结冰的头发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不少同志因深入灾区和大量接触灾民,衣物经专家仪器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甚至高达十几倍。

  灾区是救灾的“最前方”,但留守使馆的同志们同样在挑战精神和肉体的极限。领事部工作人员每天只在办公室睡两三个小时,咨询救助小组人员在不到十天时间内接受15000多个求助电话和4400多条网络求助信息,逐一进行核实处理。领事服务窗口每日接待客人近2000次,工作量是平时的三倍。有的同志在父亲病危情况下毅然留下,在其父病逝后,强忍巨大悲痛,带病坚守岗位。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馆里工作这么忙,我不能离开”这句话。

  面对困难,面对余震,面对核辐射,使馆全体同志没有人怨天尤人、惊恐不安,没有人逡巡不前、畏惧退缩,他们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忠诚和奉献、是坚韧和顽强、是团结和友爱,是祖国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气概。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在使馆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震后短短一周时间内,使馆共安排7600多人撤离灾区,9500余人回国,打了一场“外交为民”的漂亮仗,在侨界和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群众一致称赞。在救助现场,在日同胞高呼“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做中国人好”。去年一年内,驻日使馆就收到群众和国内有关地方表扬信、电子邮件共计240多封。不少国际友人表示,“3·11”震灾期间,32家驻日外国使馆撤离东京,不少馆人走楼空、失去联系,而中国驻日使馆全体坚守岗位,全天24小时办公,他们从中看到中国政府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的人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一个坚实的战斗堡垒

  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驻日本使馆党委把建设坚实的基层组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党组织始终保持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这是驻日使馆能够在危急关头显身手的关键。

  一是抓思想,站稳立场。将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外交业务抓紧抓实,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使馆各项工作任务上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策水平,不断坚定同志们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应对震灾工作中,及时提炼和总结工作中集中体现的六大精神,在全馆掀起了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创先争优的热潮。大力加强和谐使馆建设,发挥工青妇和青年读书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关心馆员同志的工作、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情况,产生凝魂聚气的效果。在震灾应对过程中,使馆妇女小组(大部分为编外家属)24小时值守接听热线电话,为安抚和缓解受灾人员家属情绪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抓制度,强化保障。重视制度的硬约束作用,坚持建立健全内外工作制度,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努力适应工作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馆党委会议制度,强化党的科学领导机制;坚持民主生活会、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馆务会议等各项会议制度;克服各种困难和复杂因素,在驻日经贸系统和中资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对外工作中的横向沟通协调制度,并针对一些复合型重大项目,建立跨部门课题小组和工作班子,推进各部门工作运转规范化;完善阅文办案、外出活动、会客交友、新馆员教育等项工作的规章制度。

  三是抓学习,提高能力。从适应新时期对日外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发,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党组织和党员的能力建设。坚持制度化、经常性的理论和业务学习,经常性开展读书、研讨、务虚、征文等各类学习活动,以工作带动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不断增强党员同志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科学办外交的能力和水平。

  常抓不懈的党建工作催生了坚强的战斗力和生产力。近年来,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外交部党委领导下,驻日本使馆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圆满完成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访日以及野田佳彦首相访华等一系列双多边首脑外交行动,大力推动“救灾外交”以及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日国民友好交流年”等活动的开展,积极促进文化交流热潮及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中的复杂敏感事件并围绕领土、海洋、历史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工作,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在应对“3·11”地震等一系列重大外交任务的过程中,驻日本使馆党委和全体党员的信仰、意志、能力、作风得到了全面的检验,也为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经验。使馆党委将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外交战线这一特殊阵地继续高举创先争优的旗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在对日外交前沿为党的事业再立新功。(本文发表于2012年)

已有Loading人致敬

表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