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李开斌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

主要事迹

让种田人吃饱饭
——记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党总支委员、水稻站站长李开斌

  他选育的“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6227.61万亩,增产稻谷39.78亿千克,实现农民增收89.92亿元,被人们称赞为云南“袁隆平”。他就是李开斌,抱着“让种田人吃饱饭”的朴素心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勇于创新,成就云岭超级梦

  1977年刚走出校门,李开斌就投入到水稻育种科研工作中,他一方面到云南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另一方面,忙碌在良种培育的田间地头,积累第一手材料。

  天道酬勤,他很快就成长为单位的核心技术骨干,先后参与主持和独立主持云南“滇中温暖稻区粳稻新品种选育”和“云南九州市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协作”等省州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27个。“楚粳系列”水稻品种不仅在省内大面积推广栽培,而且在川、黔、藏毗邻地区也广泛种植,部分品种甚至被引种到老挝、埃塞俄比亚等国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省就开展粳型超级稻选育工作,李开斌一头扎进超级稻选育的前沿课题里,开始新的探索。经过无数个田间轮回试验,通过9年时间选育出了云南省首个超级稻品种“楚粳27号”,实现了云南省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应用面积连年刷新云南省单个水稻品种年推广110万亩的历史纪录。该品种的育成,在广适性和超高产育种上均取得重大突破,2007—2010年被列入云南省重点推广的超级稻品种,在云南弥渡、楚雄禄丰等5县进行“百千万”示范,经专家实测验收,示范产量均达到国内高原粳稻领先水平。

  优异的成绩更坚定了他攻克超级稻课题中重重难关的信念,继“楚粳27号”之后,又育成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国优一级米)。2010年在云南省弥渡县现场验收,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1002.11公斤,创粳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2012年9月,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956.90公斤,再次延续了高产纪录。云南省人民政府就产量验收结果举行了现场新闻发布会,在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史上尚属首例。“楚粳28号”新品种的育成,成功克服了高产与优质难以结合的重大技术难题,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高原超级粳稻育种研究国际先进水平。2015年,“楚粳28号”水稻新品种在云南省推广面积达220万亩,成为全省种植面积最大、应用速度最快的主栽品种,创造了云南高原水稻育种史上的奇迹。

  吃苦耐劳,田间走出新“铁人”

  盛夏是温室里配制杂交组合的最佳时节。在做杂交的1个多月时间里,李开斌每天要在40℃高温高湿的温室内待六七个小时,汗流如雨,常人是难以忍受的,可李开斌淡淡地说“习惯就好了”。大田选种,每年近10亩选种田,几千份育种材料,要一个多月才能选完,并且每天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这对人的耐心和毅力是严峻的考验。但是,李开斌一踏进选种田,什么苦、什么累都忘了。他拿着棍子,在田里一株一株地挑选,长期重复一个动作,他的右手腕出现关节劳损。近40年来,他放弃了数不清的节假日,把汗水都洒在了他深深眷恋的育种田里。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6月初,李开斌感到视力模糊,身体不适,单位领导和同事劝他住院检查,他却说“再怎么难,也要等到温室杂交工作做完”。后来到医院检查,医生要求做开颅手术,并告知手术风险很大,可能出现眼睛失明、瘫痪、成为植物人,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一般人早被吓垮了,可李开斌坦然接受了手术。手术后没几天,传来他的恩师也是他的岳父邓有成先生病逝的噩耗,病魔和失去亲人的双重打击并没有让他倒下。出院不久,身体还未痊愈,他不顾家人和同事劝阻,忍受着术后疼痛,在妻子的搀扶下,又一头扎进他最钟爱的选种田。

  2015年9月在水稻选种的关键时刻,病痛又一次接踵而来。在田里选种的时候,他突然冷汗淋漓,全身无力,助手搀扶他到田埂上休息,让他立即到医院做检查,他却说“还是先把田里的种选完吧”。就这样忍着身上的剧痛硬是坚持十多天选完种,他才去医院做检查。结果是颈椎上长了一个蚕豆大的瘤压迫神经所致,医生要求做手术,风险远高于5年前的开颅手术,但他没有退缩。手术做完还在养病,他又开始牵挂着他的水稻育种田了。同事们去看他,他第一句话就是:“杂交做完没有,秧苗长势怎么样?”他就是一个眼里只有育种,心中装着事业,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铁人”。

  勤奋定能进步,执着定能成功。至今,李开斌获奖无数,其中获科技成果奖33项。优异的科研成果凝聚着李开斌辛勤的汗水,印迹着他多年的心血,彰显着他对人生的追求,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义务,诠释着新时期农业科研战线的“铁人精神”!

  作为农民的儿子,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就是让农民能多收几斤谷子。

——李开斌

已有Loading人致敬

表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