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好力保乡党委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

主要事迹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好力保乡党委先进事迹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乡辖18个行政村、67个自然屯,面积276平方公里,人口3.47万人。乡党委下设11个党总支、46个党支部,有党员778名。近年来,乡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按照“民需为要,民富为纲,民生为本”的总体思路抓党建、促发展,在为民、利民、惠民上下功夫,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想民需,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党委执政能力

  着眼于人民群众对建设“五个好”党组织的新期待,乡党委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三争一创”(争当红旗党组织,争当模范党组织书记,争当标兵党员,创建服务型党委、政府和服务型干部)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着力“三资一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村委会公章)管理,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村级民主建设进程;着力“三进一争”(科学知识进村,文化风尚进村,优良环境进村,争创富裕和谐新农村)活动,大力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着力“三位一体”(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大调解,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探索形成了统揽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激活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内生动力,推进了“五个好”党委创建工作。乡党委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取向,全力打造团结、务实、勤政的领导班子和优质高效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使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形成了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共识和合力,营造了想干事、能干事的浓厚氛围;制定了议事规则、党风廉政建设等29项规章制度,实施了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发展党员“六步法”、党员“双线管理”、乡村书记“双述双评”、村干部“千分制”考核等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以制度规范人、管理人和激励人。

带民富,创新思路举措,提高党委引领能力

  乡党委把创建“五个好”党委与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相结合,做到了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任务,与党委、政府工作目标,与人民群众愿望相统一,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2800元。

  一是多措并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乡打灌溉井7800眼,实现了田成方、路成线、林成网、渠成系、井覆盖,夯实了农业基础;实施高标准农业开发项目2万亩,创建水稻、玉米高产示范区3万亩,发展特色种植甜叶菊6500亩,甜玉米500亩,特色种植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支点;农机具保有量达9000余台(套),现有跨区作业的大中型农机专业户95户,乡内水稻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种植、收割正向全程机械化方向跨越。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土地承包经营向内流转土地15万亩,发展了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7万亩,打造了绿色有机稻米品牌。着眼于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形成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村、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乡玉米亩产最高达到2000斤,粮食总产稳定在2.8亿斤以上。

  二是发挥优势做强生猪主导产业。乡党委立足于玉米主产区的优势,把生猪产业作为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根据“立足实绩看生猪,立足生猪求发展,立足发展评干部”的工作思路,采取政策促动,党员带动,科技拉动,服务推动战略,促进了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乡有10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72处,年出栏200头的养猪大户399户,实现了人均增收2000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大乡。生猪产业的发展,拉动了饲料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业、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氧化镁新型建材、苯板加工等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集中力量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乡党委遵照“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的原则,拉开了乡村建设的初步框架,乡政府所在地“一横三纵”街道主干网正在形成,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品位。“十一五”期间,开发建设商住楼房7万平方米,硬化街道4条3.8公里,逐步实现了绿化和亮化;修建通村水泥路2条27公里,修建村屯文明一条街47条,改造危旧土房249户。商贸业发展迅速,全乡建有农贸市场1个、牲畜交易市场1个、粮食收储企业3个,个体工商户达到1000余户,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市场的特色产业群逐步形成,带动了农村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惠民生,着力办好实事,提高党委服务能力

  乡党委以有服务场所、有工作队伍、有服务内容、有工作制度、有服务体系、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的“五有一提升”为目标,着力创建服务型党委、政府。建立了乡党务政务服务大厅、村便民服务站和屯服务点三级网络,搭建了便民服务平台。完善了限时办结、预约服务等8项工作制度,实行了涉村事务“驻村服务制”、涉乡事务“日清制”、涉旗事务“领办制”,2009年以来,每年为群众服务事项达800余件;社会各类矛盾调解成功率达100%,实现了旗级以上零上访。投资3500万元新建了文化中心、卫生院、计生服务站、敬老院、法庭、派出所、邮政局,完善了附属设施。大力实施了“校安工程”,整合了教育资源,开工建设宿舍楼和教学楼。建立了27个转移式扶贫组织,贫困户子女入学率达100%。设立老年人晨练点10处,建设门球场17处、篮球场13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完善了低保配套救助、特困户救济、医疗救助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结成党员干部与群众帮扶对子420个,帮扶协调解决资金48万元,捐助慰问资金8万元,提供技术服务280多次。建设劳务输出基地14个,培养劳务经纪人49人,有序引导转移农村剩余劳力5000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发展新型能源建设沼气池1045座,安装自来水300户,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

已有Loading人致敬

表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