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新华社参编部清样室(国内)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主要事迹

新华社参编部清样室(国内)党支部先进事迹

  2010年以来,作为新华社“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窗口单位和党员率100%的编辑室,新华社参编部清样室(国内)党支部在社党组、部党委正确领导和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努力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克服人员减少、业务激增等实际困难,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反映基层情况和群众呼声,推出了一批内参精品报道,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对实际工作产生推动,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好评。仅2011年,清样室(国内)党支部就先后获得“新华社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先进集体”等荣誉。

  立足本职、倾听民声、关心民瘼、为民服务

  两年来,清样室党支部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拼搏,埋头苦干,较好地履行了所承担的使命和职责。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年,清样室(国内)发稿4000余篇,组建专题调研小分队40余组,近2000余篇稿件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在工作中,清样室(国内)党支部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就中央领导同志迫切关心、基层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开展调研,编写稿件,为中央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推动了实际工作的开展。如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粮食价格上涨问题,开展“粮食声场及市场走势”调研,全面反映粮价波动对农民及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征地拆迁问题,开展“征地拆迁问题”调研,推动部分地方拆迁政策变革;针对“地沟油”等问题,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调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打击“地沟油”的专项行动;等等。

  深入报道各地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清样室(国内)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严格按照中央和新华社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同时,还积极报道全党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情况,营造良好氛围。两年来,清样室(国内)刊发反映各地基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相关稿件100余篇,介绍了各地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的新经验;一些社区、村镇等基层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密切干群关系,改进干部作风的新探索;一些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提升战斗力、凝聚力的新做法。两年来,清样室(国内)推出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业绩的鞍钢工人郭明义、我国肝脏外科创始人吴孟超、四川万源市委组织部长李林森等先进典型,他们在工作岗位中坚守共产党员承诺的感人事迹,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批示,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创先争优工作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走转改”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清样室(国内)党支部认真践行“走转改”要求,在采编工作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是在报道指挥工作中,坚持要求编辑选题贴近实际,记者采访中要有大量来自一线基层群众的声音。二是支部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定期派出编辑赴工厂、农村、边疆等基层一线指挥报道,在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性事件中,不畏危险、克服困难,深入前线。同时,党支部还定期派出编辑参加调研小分队报道,深入基层采访调研,编辑和采写了一批质量好、影响大的稿件。

  结合实际坚持开展“五个一”工程

  清样室(国内)党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严格按照程序规定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了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规定动作,积极开展党的活动,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作为新华社“为民服务创先争优”重点窗口单位,清样室党支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与文风,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分类定级中,党支部被部党委和社机关党委分类定级工作检查组评为先进党支部。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清样室党支部结合业务工作与人员实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狠抓了党员业务学习和身体素质两个重点,提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知识共享、创先争优”的目标口号,开展了“五个一工程”,以保障和提升全体支部成员的“战斗力”,即:一周一运动(羽毛球)、一月(读)一本书、一季一(党建、业务)交流、一年一主题(主要调研方向)、一人主持一次党务或业务会。为进一步强化“五个一”工程的效果,清样室(国内)还确定了每天上午进行晨会的制度,2011年全年开展近200次晨会,1000余人次参加,分析研究800多条新闻线索,策划完成近300篇热点稿件。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业务培训不间断

  清样室(国内)党支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资深编辑等进行座谈的形式,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升全支部同志的业务能力与理论水平,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重大时点和重大调研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座谈研讨,如,邀请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单光鼐就群体性事件问题,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就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问题等进行探讨交流。邀请社内老同志,围绕新华社内参的优势及特点、内参的选题标准及要求、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与支部同志展开深入交流。此外,清样室(国内)党支部还与兄弟党组织开展支部共建活动。通过与边防局宣传处党支部召开支部共建座谈会,交流两个支部之间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加强了支部间的沟通和联系。

  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正确处理人员少与任务重的关系,在减员1/3的情况下实现批示占发稿量的1/3。清样室(国内)新老党员同志齐心协力,发扬新华社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主动放弃倒休和年假,全员超负荷工作。在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中,清样室党员始终奋战在采编报道第一线。

  正确处理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在传统业务获得发展的同时实现四项创新。一是推出内参报道重点栏目——“最新关注”,并以其为依托,紧扣中央领导同志“关注点”,带动提高刊物的报道质量。二是编发《内参专题调研报告》。经过1年多的探索,《内参专题调研报告》这一品牌已初步建立,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报道的水平也逐步提高。三是探索性地开展“中央领导内参点题调研”,提升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报道的针对性,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四是摸索总结出“小分队调研全流程模式”,选派多名编辑靠前指挥。

  正确处理新人培养和使用的关系,人才梯队逐步形成。建立“新老结合”帮带模式。清样室(国内)目前社龄在3年以内的年轻同志占到了编辑总人数的1/3。针对这种情况,清样室(国内)探索出了一套签发人、编辑一对一结组的特色团队管理模式:由一位经验丰富的签发人带领、指导一位编辑,共同开展日常编辑和小分队策划等工作,让青年编辑在内参工作实践当中增强了业务能力。

已有Loading人致敬

表彰分类